保护城市需要综合运用防御建筑布局、兵力配比优化、资源管理与科技研发、联盟协同作战以及实战演练与战术调整等多方面策略。
炮塔作为关键防御设施,需围绕主城及资源点分层布置,优先升级至高级别以提升火力覆盖范围。沿海城市需额外部署岸防炮塔,防止海上突袭。防空塔与碉堡应设置在通往主城的要道,用于拦截空中单位和地面突击部队。建筑升级顺序需遵循主城→陆军基地→兵工厂的逻辑,确保基础战力与生产能力同步提升。资源区的防御工事同样重要,需在周边修建炮兵阵地和路障,形成缓冲带。
兵力配置需根据城市等级和战场阶段动态调整。低级城市可采用426配置(4轻型坦克、2反坦克炮、6步兵),利用坦克吸引火力,步兵清理敌方反装甲单位。中高级城市需组建混合编队,包括重型坦克、自行火炮、攻城炮及防空部队,其中榴弹炮部队应保持24小时驻守状态以自动反击入侵者。空军方面,轰炸机和战斗机需常驻主城,配合防空塔形成立体防御网。兵力部署需注意集中与分散的平衡,避免过度集中导致被敌方范围技能覆盖。
资源管理与科技研发是长期防御的基础。优先占领并升级橡胶、石油等高需求资源点,确保军备生产链稳定。科技中心应重点研究提升防御效能的项目,如炮塔攻击力、部队防御系数或资源产量加成。策略卡选择上,保卫祖国可强化建筑防御,干扰射击能削弱敌方攻击力,而空投补给能维持远征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。资源交易所需定期调整,将过剩物资转化为急需的战略储备。
加入活跃军团可共享防御情报,通过运输资源或军备弥补局部劣势。针对高等级敌方进攻,需提前与盟友约定集结时间,采用围点打援战术牵制对手。联盟频道需保持沟通效率,实时汇报敌方动向。参与军团联赛或模拟战能积累团队协作经验,熟悉不同战场环境下的防御节奏。
实战中需持续监测战场数据并调整战术。利用侦察机或空中侦查策略获取敌方兵力构成,针对性调整兵种克制关系。若遭遇大规模进攻,可暂时放弃外围资源点,收缩防线至主城核心区。战后需立即修复受损建筑,按炮塔→空军基地→补给厂的顺序重建。防御胜利后,应将缴获的军备优先补充重型单位,同时分析战斗回放以优化下一次布防方案。